染料:今年成了史上最艰难一年

时间:2009-12-29     来源:文章中国化工报
中化新网讯 2009年上半年,我国染料行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6.7亿元,累计同比下降28.5%;产品销售收入完成99.7亿元,累计同比下降36.6%;出口创汇4.66亿美元,同比下降29%。如此大的下滑幅度,在我国染料工业发展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下半年,行业虽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回升速度缓慢、低价竞争加剧,染料企业都在苦拼价格。20%的企业经营状况十分困难,一批小企业已处于破产边缘。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染料出口国

  现状:利润万元变百元,出口成了负增长

  “染料企业都在苦苦撑着,现在的市场就是在拼价格。”生产活性染料的江苏申新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孙国强向记者诉苦说,“今年还不如去年,今年的价格跌得太低,利润根本就没有了。原来每吨可以卖4万多元,现在3万元都卖不动了。今年我们公司的口号是稳定市场,尽量做到不亏。能不能挣钱先不考虑,不要因为挣钱把客户给挣跑了。”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染料企业,年产染料10万多吨,同时也是染料行业惟一的一家上市公司。该公司染料事业部品管部部长阮华森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染料厂每个月染料的产量是30吨,最多的时候也就50吨。龙盛现在一天的产量就有200多吨。当时北京染料厂做一吨染料的利润在1万到5万元,而我们现在做一吨染料只有几百至一千元的利润,实在是太低了!”

  “目前肯定是供大于求,杂七杂八的牌子太多。做染料的企业太多,生产总量太大了。”吴江科威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福明用了3个“太”来形容染料行业当前的困境。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田利明表示,目前染料市场产需矛盾比较大,处于产大于销的局面,所以带来的问题就是价格的恶性竞争。产品都雷同,一雷同就有价格竞争。“现在染料的附加值、利润率和价格都比较低,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田利明告诉记者,染料从发明以来就是高附加值、高利润率、高价格的精细化工产品。1993年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征税实行的是产品税,计税方法是按照销售额来计税。一般化工产品都是10%的税,而染料法定是18%的税,最高的时候曾达到过21%。染料的高利润率可见一斑。但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产能扩张较快,引发了市场的无序竞争,才把染料价格拉了下来。

  “今年染料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预计降幅会到15%。”田利明肯定地说,2007年,染料出口量28.4万吨,增长了13%。2008年,染料出口23.6万吨,同比下降了17%。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2009年,由于内需的拉动,染料生产总量基本上是持平略有下降,但出口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上半年出口10.6万吨,同比下降28%。进入第三季度尽管市场呈现回暖态势,出口量环比有些回升,但仍没有实现同比增长。

  原因:民营企业滚雪球,只顾扩产不刹车

  记者采访时发现,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染料市场难做都是产能过剩惹的祸。

  “与其大家都半死不活的,不如关掉1/3,这样大家的日子就都好过些。”孙国强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印染厂家的数量今年却在减少。据他所知,今年上半年,江苏省无锡、常州一带已经倒闭了不少印染企业。

  “现在我们感觉到,行业的发展速度过快、多年份连续增长的确不一定是好事。”田利明感慨地说,以前大家都接受不了这种观点,但实际研究起来确实是这样。多年份连续增长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应该掌握好速度,做好相关的配套,如产业的配套、政策的配套、上下游的配套等。“具体到染料企业,扩张速度太快了,造成管理跟不上,方方面面的基础工作都跟不上。金融危机一来,企业这些薄弱点就暴露出来,没有了招架之功。”

  据了解,中国染料行业目前的产量、出口量和消费量均居全球第一,这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之前,我国染料工业规模小、品种少、质量差、出口少。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15年,染料行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中国染料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其市场一直扩展到世界各地。据统计,染料和有机颜料生产企业分别从30年前的约80家和不足20家发展到现在的近500家和100多家,染料、有机颜料年产量合计从30年前的7.5万吨猛增到2008年的86.3万吨。特别是“十五”的发展速度比“十一五”要快很多。“十五”期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17%。2003年,染料的产量增长速度达到了28.7%,有机颜料增长了32.4%,是近10年里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

  产量有如此巨大的变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30年里,我国染料行业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竞争过程中,吉林、四川、上海、天津、武汉、北京、大连、青岛等地的国营染料企业有的与国内外企业合资、有的改制、有的退出染料市场。代之兴起的是浙江和江苏一带的民营企业,他们已成为我国染料行业的主导力量。目前已有若干家企业发展成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的大企业。其中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闰土化工集团公司和杭州吉华化工有限公司3家公司都已成为世界级的染料企业,名列我国染料生产企业的前三甲。

  民营企业的壮大,给中国染料行业带来勃勃生机,也使该行业紧贴市场,企业所有的经营信息均来自市场。这种格局的优势是企业反应快,紧跟市场。但这也成为该行业的劣势。“民营企业这么多年来的崛起和发展都是靠滚雪球滚起来的,而不是靠科技往上滚,也不是靠品种往上滚,就是靠量撑。这也是近些年所有的行业非常普遍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田利明指出。

  出路:产品档次提上去,企业个数降下来
  
  田利明同时也表示,染料行业总的来说还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调整的。2008年出现了负增长,染料的产量下降了10%,有机颜料下降了7.2%。2009年也会是一个持平或者负增长的趋势。“这里有两个原因。主要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之大是历史上没有过的。除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染料行业也基本是一个增长适当回落的趋势。‘十一五’的增长速度可能不到10%。没有金融危机,行业也该进入一个调整期了。”

  那么,染料行业如何克服这次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困难从而走出困境呢?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是调整企业和产品,走集团化发展之路。“中国染料和有机颜料企业目前约600家,数量还是太多。”田利明指出,虽然染料企业的集中度与其他行业的集中度相比算高的,浙江龙盛、浙江闰土、杭州吉华和江苏亚邦4家企业加起来的产量就有3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将近一半,但后面那些小企业就太多了。染料行业还是需要整合,走集团发展的道路。协会鼓励强强联合、上下游配套联合。如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泰兴锦鸡染料有限公司的合资,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双方各自利用资金、市场、技术、产业链等优势进行了重组。合资后,江苏锦鸡的活性染料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产量增长14.9%,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了同比11.8%的增长,明显提高了开拓市场和抗风险的能力。田利明同时强调,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宣传淘汰落后装置、落后产品。每年协会都会列出几十个要淘汰的染料品种。整个行业一定要下大决心,下大气力,来淘汰这些落后的装置和产品。

  二是积极推进经营“走出去”发展战略。占世界染料总量60%的产量集中在我国局部地区生产,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所以中国的染料企业必须走出去,到具备一定条件的、消费量相对较大和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去投资建厂。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有些企业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和能力。据了解,2008年,浙江龙盛为染料行业带了一个好头,与印度基里(Kiri)染料公司合资成立了由龙盛控股的龙盛基里染料公司。经过双方半年多的努力,合资公司于2009年7月20日正式建成投产,中国染料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第一个实现了中国染料公司跨国生产经营。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田利明告诉记者,计划经济时期,大家的品牌意识很淡,而且牌子和企业关系也不大。近10多年来,企业有了自营进出口权,才开始逐步有了打品牌的条件和可能。近三五年,企业已经比较重视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中国产的染料贴上跨国公司德司达的牌子,价格就能提高两三倍。所以大家也觉得冤枉,不服气。现在活性染料中有几种产品是中国名牌,但还是太少。与占全球总产量60%的产量相比,中国的品牌显得太少了。”

  染料行业需要彻底洗牌,一批企业一定要淘汰,从而把价格拉上去,企业才能做真正有质量的产品——这已是大多数企业的共识。

2021人人操_人人碰_人人碰免费视频_人人摸_人人看_超碰在线_CaoPorn_超碰在线免费视频